少儿视力要达到多少才算正常
少儿视力要达到多少才算正常?很多家长在查看孩子视力档案时,将裸眼视力是否达到 5.0作为孩子视力是否正常的判断标准,认为达到5.0就表示视力正常,孩子视力达到5.0就表示没有近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
加延华少儿视力防控专家解答:小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眼球小,是远视眼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变大,在6岁左右时接近正常成年人大小,成为正视眼。孩子开始上学读书后,近距离阅读的时间增加,眼睛开始向近视的方向发展。所以,儿童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
孩子刚出生时,一般处于2.0~4.0D的远视屈光状态,其后,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眼球随之变大,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增加,逐渐向正视化发展。
孩子在1月龄时,视力为光感;
3月龄时为0.02,即能追踪眼前运动物体;
1岁时为0.2;
2岁时为0.4;
3岁时为0.6,即能看懂视力表,可以用视力表查视力了;
4岁时为0.8;
5岁时能达到1.0 ,即成人视力,如果达不到的话,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6岁时可达到1.2的视力。
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判断视力是否异常。一般来说,3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4,4~5岁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5,6~7岁及以上儿童视力正常值下限为0.7。如果孩子视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或双眼视力相差超过2行,就说明孩子的视力出现了异常,要及时到视光机构或医院眼科检查。
加延华提醒:0-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及早发现眼部异常情况,更有利于近视防控。家长可以在视光机构或专业医院眼科为孩子提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从定期检查数据中,发现孩子的视力发育趋势,及早进行干预,采取个性化矫正+科学的防控方案,科学预防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