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遗传的原理(近视眼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流行,近视已经成为一项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近视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近视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比如近视眼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就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一件事,那么近视到底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呢?答案是肯定的。
近视眼可以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种近视的遗传方式是不同的。单纯性近视又称为学校性近视或后天性近视,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5~30%,多数在小学毕业以后发病,青春期发育后度数基本稳定,一般不超过1000度,眼球长度不超过28毫米,矫正视力可达1.0以上,属于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影响大,环境因素的作用大于遗传因素。
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就是单纯性近视,发病多与上学后长期读书、写字等近距离工作有关。遗传因素对近视眼的作用有限,只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前提,仅提供近视眼的可能性,而环境条件则决定近视眼发生的现实性,并通过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形成。
正因为如此,孩子近视的发生与父母是否有近视看上去关系不是很大。父母都是单纯性近视,只要孩子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是可以不发生或少发生近视的;而父母都不是近视眼,孩子在长时间用眼疲劳或用眼过度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近视眼。
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合理控制用眼时间,用眼45分钟后,至少休息5分钟。还应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阅读时应注意周围灯光,不能仅开台灯看书,也要开房间的灯,保证周围环境的亮度。
虽然近视眼是会遗传的,但不等于说小朋友就可以不用保护眼睛了,因为毕竟环境对近视眼的发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家族中有病理性近视眼患者的小朋友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比一般人大一些,但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还是可以减缓近视的发展的。